生态美 产业新 百姓富
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运输厅
2022年12月23日 06时23分
【字体:大 中 小】
【打印本文】
浏览量:次
两年来,自治区交通运输厅驻村工作把生态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,因地制宜开展村容村貌整治、发展生态种植养殖业、乡村旅游等产业,把乡村建设的更加“宜居宜业宜游”,有力地提升了乡村生态环境水平,提高了群众的幸福指数。
村子美起来
走进岳普湖乡喀拉玉吉买村,干净整洁的道路、规划整齐的房屋映入眼帘,处处绿色盎然,俨然一副环境优美的乡村画卷。
“我们村越来越美了,在外求学两年,每个寒暑假回家都会发现村里的新变化,新建了四史馆、群众影院,完善了无花果采摘园、胡杨林生态园,新开发了‘网红打卡地’葡萄长廊。等毕业了,我要留下来。”返乡大学生柯德丽娅·图尔洪曾经高兴地说。如今她已如愿以偿的留在了村里工作。
改厕、改厨,清土堆、垃圾堆、柴火堆……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,工作队多措并举,把美化村容村貌纳入宜居宜业总体规划中,统一标准要求、统一管理实施,在保留特色民房民宿的基础上,按照农村环境室内整洁、庭院净化、巷道硬化、村庄美化的标准,改善村容村貌。工作队争取各类资金2610万元,新建2千米彩条灯,让村里亮起来,在主要道路旁栽种树木花草,让村子绿起来;新建2座地埋式垃圾处理站、3座地上垃圾处理站,让村子净起来。
一到盛夏时节,推窗见绿、抬头赏景、起步闻香,已成为村容村貌的标配,村民生态环境幸福感不断提升。
“我还听村里的干部说,村里马上就要实现家家户户通天然气,水渠也改造了,所有的排水系统已经接入县城管网,以后咱们用水用气都很方便了。”返乡大学生柯德丽娅对村子的变化津津乐道。
“巴掌田”合起来
走进交通运输厅31个驻村点,大片的农田一望无际,冬麦苗一片青绿,散发着勃勃生机。
几年前,各村土地多是“巴掌田”,破碎零散,农业产业基础薄弱,农民增收后劲乏力,造成土地资源浪费。
自规模化、集约化种植启动以来,各驻村点陆续推进:变零碎地块为成片土地,变“肩挑背磨”为机械耕作,变低效作物为高效作物,变滥施化肥为精准施肥,变简单流转为股份合作,变分散经营为集体经营。
规模化、集约化种植推广后,各村可耕种土地均有不同增长,最多达两倍多。土地连成片,产业发展更好规划。很多村种植的核桃树、红枣树下套种林下作物,农民人均年收入逐渐增长。
不仅如此,平整后集中连片的土地使用大规模机械化的作业、滴灌技术和干播湿出技术改变了以往冬灌春灌的播种模式,极大的节约了用水量,提高了出苗率,产量比传统模式高。
“我们播种小麦也用上了高科技,精量播种,省力省时。以前,我们沿用传统模式种地,冬灌之前地里要打埂子,浇完水后又平整埂子,费力费时不说,每亩地还要浇300立方米水。”看着机械播种,尤库日提埂村村民那祖克·纳斯尔感慨地说。
“沉睡”资源用起来
每逢周末,总有三五成群的车队来到欢乐时光鱼塘垂钓。
欢乐时光鱼塘位于英吉沙县苏盖提乡比纳木村,自从2022年5月1日承办了苏盖提乡“欢庆五·一佳节,助力乡村振兴”钓鱼比赛后,被“钓友”们所熟知。
欢乐时光鱼塘前身是个荒废了的磨坊厂,旁边有处天然的水源处,柳树林环绕其周边,倒是处静谧所在。谁能想到,大半年的时间,这里竟然变了样,一切始于该村致力于发展的特色休闲乡村旅游项目。
“如果能将这些闲置的资源进行整合,形成特色渔业养殖、水磨加工等项目,会对我们村的发展有所帮助。”交通运输厅驻英吉沙县比纳木村第一书记余应江介绍,通过对口联系单位、后盾单位等渠道筹集资金5万余元,试点将这里改造成为垂钓的休闲娱乐场所,并于2022年5月承办英吉沙县乡村振兴百村直播的首场直播,收看观众达2万多名,吸引了不少城镇居民节假日来此垂钓。目前,很多“钓友”会自发前来。
同样,把现有资源用起来的还有岳普湖县也克先拜巴扎镇其盖里克村,今年,该村立足“绿色、健康、可持续”发展理念,利用自然胡杨林资源,因地制宜发展林下养鸡特色产业。成功带动5名村民入股岳普湖县其盖里克村农林牧专业合作社,实现4名富余劳动力稳定就业,实现了生态效益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a赢,为其盖里克村经济发展开辟了新路子。
(来源:厅宣教中心 张可静 驻村工作队 沈芩)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